主辦單位: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 協辦單位:逸奇科技
時頻分析-黃鍔法(HHT)的理論介紹、實作與應用案例研討 &
高階數值暨繪圖函式庫-在科學及工程計算上之應用
(課程編號:
MAT.VS01-08)
課程內容
時頻分析-黃鍔法(HHT) :
傳統我們使用傅利葉分析,是因為正餘弦三角函數為線性系統的特徵函數,而頻率為其特徵值。但因為大部分系統本質上是非線性的,使用傅利葉分析造成了包括倍頻,無限項等判讀的問題。除此之外,無法測準原理更使得時頻分析有解析度上的限制。
要改善這些問題,頻率的定義必需要有更基本的檢視!
黃鍔院士的 「赫伯特-黃變換法」 ( 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 ,簡稱 HHT ) ,採用 Hilbert 對瞬時頻率的定義,比較傅利葉分析,在處理非線性的問題上,有許多好處。 HHT 訊號處理法完全改變以往對於非線性、非穩態訊號幾乎束手無策的窘境。他跳脫出傳統數學理論的限制,因此運用 HHT 進行分析而得到的結論亦顛覆了傳統數學的思維。 HHT 在被提出後短短幾年內就被廣泛應用於科學、醫學、工程、社會、人文科學不同領域的數據分析,它的廣泛應用也導致一個革命性數據分析方法的演進。
本課程將詳細介紹 HHT 的原理,並配合工具 (Visual Signal) 的使用, 分析者只要簡單的拖曳圖示來指定輸入的訊號資料檔案,以及用哪種分析方法來處理訊號,就能夠不撰寫程式輕鬆的檢視分析圖形結果。
時頻案例分析 :
近年來,許多國家利用井下應變儀進行地震活動等研究與監測,應變儀能感測週期由數秒鐘到數月的緩慢地震及斷層蠕動之細微應變,企圖從複雜資料中找到與地震潛勢及斷層活動相關之因素。中央研究院地球所 劉啟清 博士與研究團隊曾提出「颱風可引發慢地震」概念,而 Visual Signal 能將原始井下應變儀資料做前處理後把趨勢移除,發現所得出的時頻圖可清楚呈現與颱風相關的一些特殊應變的訊號能量。
MATFOR高階數值暨繪圖函式庫-在科學及工程計算上之應用 :
逸奇自行研發的 MATFOR ,即提供一套呼叫語法簡易、具有動態計算繪圖的即時視覺化功能,且能於 Fortran90/95 、 C++ 、 VB/C# 環境中快速執行的數值暨繪圖函式庫,同時進行高品質的即時資料目視、動畫模擬、圖形除錯、讓你在單一環境中完成開發、簡報製作。 除了讓使用者邊計算邊繪圖,也能將動態繪圖存成 Movie-like 動畫檔案,可單獨於簡報或是學術會議上播放其傑出的研究成果。
當研究者想開發高效能的數值計算與繪圖程式時可以藉由 Intel Visual C++ Compiler 來加速您計算程式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容易的呼叫 MATFOR 的函式來進行視覺化處理,充分展現您的研究成果。
課程大綱
- HHT 理論教學
-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 Hilbert transform
- 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IMF (Intrinsic Mode Function)
- HHT (Hilbert-Huang Transform),Hilbert Spectrum
- Adaptive bases vs. Fourier bases
- 時頻分析之實例探討
- 使用 Visual Signal 來做時頻分析
- MATFOR高階繪圖函式庫介紹及在科學及工程計算上之應用實例
|

|
|
場次時間
主題 |
時頻分析-黃鍔法(HHT)的理論介紹、實作與應用案例研討 &
高階數值暨繪圖函式庫-在科學及工程計算上之應用 |
致詞人 |
俞肇球 教授 / 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 |
講師 |
王逸民 史丹佛航太博士 / 逸奇科技
錢? / 逸奇科技工程師
|
日期 |
99/04/09(五) |
報到時間 |
PM 1:00 ~ PM 1:30 |
時間 |
PM 1:30 ~ PM 5:00 |
地點
|
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綜合大樓一樓110室演講廳
請由大學西路進來第一棟大樓的演講廳一樓 停車資訊及校內位置圖
|
- 歡迎攜帶分析資料及筆記型電腦操作
- 凡參加者現場贈送試用軟體一份
|